認識一下“亞健康”
● 健康與亞健康
二十一世紀是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世紀。健康就是和諧,健康就是財富,健康就是發展。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人的身體健康制定了新的標準,它包括機體上和精神上的健康狀態。而“亞健康”是指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癥(CFS)。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廣泛存在,已成為國際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據WHO調查,我國10萬職業人健康體檢結果表明,健康人群約占5%,患有疾病的人群約占15%,亞健康人群約占80%。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在我國,約有八成人正受到亞健康的困擾。
● 中醫學上對亞健康的定義
我們通常所說的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程度,便成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中醫學中稱為“未病”。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后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于養生學,“中醫”屬于保健學,或都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
● 正視“亞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健康管理機構的統計數據表明,良好的健康管理能減少50%的死亡率,人類1/3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可以避免,1/3的疾病通過早期發現可以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可以提高療效。
當我們察覺到自身處于亞健康狀態時,可做如下努力: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提高預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其中,生活方式對于健康至關重要,主要內容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合理用藥,文明生活。做好了以上幾點,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就會自然而然地回到我們的身邊。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