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寒——十二月節 月初寒尚小 故云
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三個節氣,在元月5日或6日。此時,天氣寒冷,但還未達到極點,所以人們稱為小寒。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節氣正處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天為大家介紹小寒應注意的事項以及推薦幾種適宜冬季進補的小寒飲食。
三大飲食原則
食宜溫
冬季,是吃羊肉、雞肉等溫熱食品的好時候,特別是對于偏于陽虛體質者的人:偏于陰氣不足的食補以鴨肉、鵝肉為好。而冬季喝熱粥也非常適合,如羊肉粥,以溫補陽氣;麥片粥,養心除煩;核桃粥,養陰固精;紅薯粥,滋補肝腎;大棗粥,可使人感覺周身溫暖,精力倍增;山藥粥,大米燒開之后,放入2兩山藥,十幾顆大棗,有養腎補血的功效。
食宜雜
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冬天人們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癥、便秘、口角炎、牙齦出血等癥。
食宜苦
這時的飲食應減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陽,減少過亢的腎水,起到養腎的功效。
雖然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并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防寒應注意事項
適時運動
運動宜在日出后。俗話說“冬練三九”,但小寒時節的運動原則是,要在日出后才開始鍛煉,應待身體暖和后再脫衣鍛煉。運動要適度,莫要練到大汗淋漓。
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煉的方式和方法。
注意保暖
起居保暖。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
養生藥膳
當歸生姜羊肉湯
制作方法: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當歸放入黃酒中浸泡一夜后,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浸泡過的當歸、生姜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
適宜對象: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胡桃仁餅
制作方法: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
功效: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
適宜對象: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小寒大寒冷成團,保暖御寒為第一;
食物多樣葷素配,減咸增苦養腎陰;
溫補食物需辨證,有的放矢滋補強;
冬練三九要適度,日出陽升始鍛煉。
文 字:周 敏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